近日,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、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。经各镇(街道)和相关单位推荐、申报、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认可,22个项目列入佛山市顺德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21人列入佛山市顺德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15家单位列入佛山市顺德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。
非遗项目: 众涌春色 龙舟仔制作技艺 黄连传统推拿功法 酸梅酱制作技艺 炸牛奶制作技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: 罗俊卿(黄连传统推拿功法) 非遗传承基地: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(洪拳·顺德洪拳)
众涌春色是流传于顺德区勒流街道众涌村,与众涌天后古庙正月巡游活动休戚相关的一项始于清代,并流传至今的集民俗与传统技艺于一身的传统文化活动。
因众涌春(飘)色为众涌天后古庙正月巡游的主体,故在众涌村,飘色又称“春色”。
龙舟仔制作技艺是继承传统龙舟基本制作工序,以柚木为主要原料,辅以装饰配件,按大龙舟比例缩小制成龙舟仔的一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。
龙舟仔制作技艺包括构思、选材、开料、凿粗坯、雕刻龙头龙尾、打磨抛光、上色、船身制作、装饰配件制作及安装等工序,讲究手工工艺,一般以柚木为原材料,用凿、刨等传统木工工具制作。龙舟模型由龙头、龙尾、船身和各种配件组成,分为宽体、窄体船,长度有半米至两米以上等规格,具有设计巧妙、装饰精美的特点。
黄连传统推拿功法是流传于顺德区勒流街道黄连村,源于洪拳与中医理论,以推拿为主,集功夫、养生、食疗、古方等于一身的一项传统技艺,为我国传统推拿养生技艺民间化与本地化的结果,是祖国传统技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酸梅酱制作技艺是由原料备置、分选清洗、腌制、上配料、拌酱、消毒上瓶等工序组成的制作酸梅酱的制作技艺。在勒流黄连,酸梅酱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咸丰十年(1860)建立的恒聚酱园,可谓历史悠久,具有历史学、经济学、营养学等价值。
炸牛奶制作技艺是粤菜著名甜点炸牛奶的制作技艺。主要由原材备置、调制奶心、冷却成型、奶心切条、制作脆浆、下锅油炸、装盘修剪等工序组成。炸牛奶制作技艺创始于清末顺德,很快就在珠三角广为流传,后再传至东南亚,并最终成为粤菜的代表性甜点。